杭州龙井村: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龙井村漂流项目边上的民宿集群(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期持续高温,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龙井村迎来众多游客,尽享山乡里的清凉时光。近年来,龙井村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依托当地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山乡特色旅游项目,鼓励村民开办特色民宿,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年平均游客约20万人,带动周边就业500余人。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8重庆梁平:水稻开镰收割忙
2022年8月7日,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龙印村,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收割水稻。 2022年8月7日,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龙印村,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收割水稻。 2022年8月7日,重庆市梁平区安胜镇龙印村,大型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收割水稻。 立秋时节,稻穗飘香,重庆梁平区43万余亩水稻成熟,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和梁平本地的联合收割机陆续开始水稻抢收,机械化作业助力粮食颗粒
作者:高小华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8-08海南文昌:依托特色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将文昌鸡打造成特色农业靓丽名片,带动养殖户致富增收;建设现代化产业园,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发展航天旅游,让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近年来,海南省文昌市依托特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昌市一家文昌鸡孵化厂的工作人员在检查鸡蛋(2022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一只鸡造就亿元产业 文昌鸡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如今,文昌鸡产业不仅成为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周慧敏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5福建闽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8月3日,游客在闽侯县洋里乡茶苑村云山蝶谷数字农业示范园的林下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参观游玩。 8月3日,闽侯县洋里乡梧溪村村民李连俤(左)在采摘佛手瓜。 闽侯县荆溪镇的一处现代休闲渔业示范基地(8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农旅文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乡村产业
作者:林善传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5贵州岑巩:收割制种水稻
2022年8月4日,村民驾驶收割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收割制种水稻。 2022年8月4日,村民驾驶收割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收割制种水稻。 2022年8月4日,村民驾驶收割机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收割制种水稻。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制种水稻迎来收割季,村民抢抓农时抢收水稻,田
作者:唐鹏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8-05贺兰山下树莓丰收
工作人员在田间展示新鲜采摘的红树莓(8月2日摄)。 近日,在贺兰山脚下的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常青村红树莓种植基地里,数百亩红树莓迎来丰收。据了解,2017年以来,常青村依托贺兰山东麓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等自然条件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红树莓产业。目前,当地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观光采摘为一体的融合产业链。小小的红树莓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作者:王鹏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4美丽乡村引客来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4河南卢氏:翘香富农
河南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种植的连翘喜获丰收。聂金锋摄 河南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种植的连翘喜获丰收。聂金锋摄 河南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种植的连翘喜获丰收。聂金锋摄 近日,河南卢氏县横涧乡代家村种植的连翘喜获丰收,在金宏连翘专业合作社内,社员们忙着分拣、蒸制、晾晒采收的连翘,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连翘种植业,高效连翘种植达100万亩,年产连翘干品4000余吨。除了连翘原材料销售,该
作者:霍亚平编辑:人民网-河南频道日期:2022-08-04湖南平江: 支部领头干 乡村产业兴
盛夏时节,在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高和村的产业园里,金银花长势喜人。这里曾是一座荒山,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如今产业园种植金银花3000余亩,二期辐射面积达1.5万亩。两年后金银花将达到盛产期,预计每亩每年可产生纯利润8000元。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高和村未来年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在平江,这般规模的产业基地共有12个,还有50个做强集体经济重点村,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革命
作者:李亚洲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08-03山西昔阳: 壮大集体经济 巩固脱贫成果
狼窝掌,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七沟八梁一面坡中最长的一条干河沟,沟深且坡陡,到了雨季来水面大,水土保持不易,难以种植庄稼。而今,在狼窝掌景区周边,错落的梯田风光、雨后的片片玉米地更显得青翠欲滴。 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来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田观察,并更新记载表。适应性好不好、抗旱性强不强作为试验基地,我们主要聚焦杂粮、谷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在这里试验种植。最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推广。昔
作者:胡 健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08-03广西:早稻飘香 “丰”景如画
8月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新林村航拍的丰收田园。 丰收田园美如画。 夏日盛,早稻熟。 近日正值夏季三伏天,气温不断攀升,广西柳州市融安县10万余亩早稻进入收获季节,稻田与原生态的山水风光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作者:张芳、谭凯兴编辑:人民网日期:2022-08-03陕西高西沟:黄土地上的绿色变迁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这曾经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写照。自20世纪50年代起,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高西沟村便开始探索治理水土流失,成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典范。 盛夏的高西沟村郁郁葱葱,鸟语虫鸣不绝于耳。 走在茂林间,当了近10年护林员的高治前心生感慨。对比过去,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以前我们高西沟的山上光秃秃的,留不住水土。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态
作者:吴鸿波、雷肖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2江西井冈山:发展民宿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观日出云海、看飞瀑流泉、赏十里杜鹃,在井冈山,不仅有红色基因的传承,还有独特的秀丽风景。近年来,当地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乡村人文内涵,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举措,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精品民宿,吸引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小桥流水潺潺,乡间小道阡陌走进井冈山市茅坪林场土岭村,随风吹起涟漪的水面与青砖白墙的民宿相映成趣。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空心村。2020
作者:王凯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02湖南道县:特色种植 助农增收
8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棠下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果农在挑运火龙果(无人机照片)。 8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棠下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果农在采收火龙果(无人机照片)。 8月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棠下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果农在采收火龙果。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火龙果、无花果、蓝莓等特色农业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作者:蒋克青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2山东省金乡县红白理事会倡树文明新乡风
近年来,山东省金乡县成立了县红白理事联合会,选举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为会长,吸收各乡镇(街道)民政办、殡葬服务单位负责人、婚姻服务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及热心服务、心系群众、善做思想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会员,主动作为、按章理事,在破除不文明婚丧习俗中发挥重要作用。各乡镇(街道)成立红白理事分会,负责辖区内各村(社区)红白事相关工作。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具体负责辖区内的红
日期:2022-08-01河北双滦:农旅融合促进乡村发展
这是7月30日在双滦区大贵口村拍摄的完成改造的民居(无人机照片)。 7月30日,工作人员在双滦区大贵口村山谷市集直播带货。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双滦区大贵口村莲花山景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位于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设施农业大棚、升级村庄基础设施、发展精品民宿等举措,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
作者:王立群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1四川内江:小枳壳种出大产业
7月28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七星村村民在采收枳壳。 连日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七星村种植的3000余亩枳壳迎来成熟期,当地村民忙着采收、加工枳壳,满足药材订单。 近年来,石子镇依托地域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枳壳、天冬等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园区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01四川华蓥:特色水果助农增收
7月30日,华蓥市高兴镇花庙嘴村村民采摘红心猕猴桃。 7月30日,华蓥市高兴镇花庙嘴村村民搬运红心猕猴桃。 7月30日,华蓥市高兴镇花庙嘴村村民采摘红心猕猴桃。 夏日,四川省华蓥市高兴镇花庙嘴村的红心猕猴桃喜获丰收,果农忙着采收、发货。近年来,当地利用临河滩涂和撂荒地,种植400多亩红心猕猴桃,助力农民增收。
作者:邱海鹰 摄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01江西靖安:偏远山乡转型“避暑小镇”
在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避暑住客在游步道休闲纳凉(7月27日摄)。 在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合港村,避暑住客在一处民宿内休闲(7月27日摄)。 在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避暑住客在小河里划船游玩(7月27日摄)。 夏日炎炎,位于江西九岭山脉腹地的江西省靖安县中源乡吸引了2万多名来自各地的避暑住客来此享受清凉。 中源乡平均海拔600多米,森林覆盖率近90%,夏季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南昌市区低6-1
作者:万象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01济南朱家峪:留住古村貌 引得游客来
这是基本保留了古村落原貌的朱家峪村(无人机照片,7月28日摄)。 朱家峪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该村已有600余年历史,村内保留古建筑约200处,其中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 近年来,当地十分重视对朱家峪古村的保护,目前该村传统格局保护完好,生态环境宜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作者:徐速绘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