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赛办成全国大赛——贵州乡村篮球“出圈”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贵阳7月11日电 题:小村赛办成全国大赛 贵州乡村篮球出圈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丽、欧甸丘、蒋成、许仕豪 苗岭深处,夜幕初降。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球场上灯火通明,欢呼声不绝于耳。与一年前相比,场景同样热烈,氛围同样欢乐,但村里的球场已变成了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现场。 从去年7月12日起,台盘村村民自发举办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因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火爆全网。 20
作者:李丽、欧甸丘、蒋成、许仕豪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11江苏无锡:“水蜜桃之乡”有了“科技味”
新华社南京7月8日电题:江苏无锡:水蜜桃之乡有了科技味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炎炎夏日,走进有着水蜜桃之乡之称的江苏无锡阳山镇,空气中能闻到桃的甜香。在成片桃林间,目之所及,除了桃农忙前忙后摘桃、装桃,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种桃场景。 这是我们试点的水蜜桃Y型栽培模式,结合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测桃树生长情况,还特别适合机械化作业。阳山镇种桃能手、建勤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建勤指着一处桃园说。记者现场看到,采用
作者:何磊静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10抢农时,减损失——湖南湘西洪涝灾区加紧恢复农业生产见闻
新华社长沙7月9日电题:抢农时,减损失湖南湘西洪涝灾区加紧恢复农业生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谢奔、陈振海、戴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古丈县等地山区日前遭遇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部分设施大棚、农田被淹,农业生产遭受较大影响。7月以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洪水退去,雨势减弱,灾区干部群众齐心开展农田清淤、消杀,抢抓农时进行补种、改种,加紧恢复农业生产秩序。 6月底7月初,湘西多个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
作者:谢奔、陈振海、戴斌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10又“稻”夏收季 田间好“丰”景
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盛夏时节,粤北粮仓韶关市始兴县5.26万亩早稻迎来成熟收获期,广大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陆续开镰收割。田间地头,稻浪欢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夏收景象。 记者近日来到始兴县城南镇石桥头村,放眼望去,30多亩水稻颗粒饱满,在太阳的照耀下金灿灿的,空气中也弥漫着稻香。两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吸入机器的腹中,收割、脱粒、粉
作者:记者卜瑜 通讯员屈青青、李梓玮编辑:广州日报日期:2023-07-10服务到田,稳粮增收底气足
原标题:增值减损贯穿粮食生产全链条 服务到田,稳粮增收底气足(夏收一线探访③) 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节本增收显成效 推开半掩的场院门,阵阵麦香扑面而来,仔细瞧,偌大一片空地上,收获的小麦色泽金黄。老齐头戴草帽,正猫着腰拿铲子,哗哗哗地翻腾着麦子。 老齐名叫齐长杰,是山东德州禹城市安仁镇的一名种粮大户,种了1200多亩小麦。问起种粮感受,他告诉记者:别看种这么大规模,比原来种几亩地还省心。
作者:李晓晴 李 蕊 强郁文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07农业“芯片”插上数字化翅膀 我国水稻智能育种迈入4.0阶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我国的水稻经过育种技术创新,正在迈入智能育种的4.0阶段。4.0阶段是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智能育种阶段,将大幅度提升种质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释放资源价值,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7月5日,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赋能种业振兴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如是说。 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而数字化是种业科技创新的趋势。 我国的水稻经过以袁隆平、谢华安为代表的中国
作者:马爱平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3-07-07“千万工程”,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特稿:千万工程,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 新华社记者韩梁 郭雨祺 山青江碧,鸟飞虫鸣,推窗见绿。盛夏时节,行走在之江大地,连绵不断的美景中,百姓温和满足的笑脸更令人过目难忘。绿水青山把诗与远方带到身边,也把好日子带到眼前。 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万千乡村的美丽蝶变。二十年后再回眸,千万工程不仅改变了浙江村庄的风貌,重塑了当地农民
作者:韩梁 郭雨祺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07山东齐河:颜值高气质好 “诗画田园”勾勒美丽乡村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近日,在山东省齐河县黄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新增一处网红打卡点,面积400余亩的祝阿镇王坊村田园花海绚丽夺目,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牡丹、芍药、玫瑰各种色彩鲜艳的鲜花从春天灿烂到秋天,这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重要一环,也是村民致富的关键。在村里,既可采摘,也可垂钓,每年凭花田收入可达百万元,村集体纯收入已经超过3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奎利每天都会上阵做导游,向游客介
作者:崔志华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06“花乡”永福的农业“新事”
沿着山路行驶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的道路上,路边的黑色大棚时不时擦肩而过。花乡永福镇的大棚里不种菜,种的是花。 年才过半,陈金才已经在筹备来年的年宵花。每年过年是永福杜鹃花销量最可观的时候,得稳稳地把准提前量。在当下这个时节,陈金才指导着花卉基地里的花农开始给杜鹃花换盆、栽头。种杜鹃花30多年,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陈金才轻车熟路。 花卉产业是永福镇的富民产业。永福镇五万多人口中,90%左右的人都从事
作者:林晓丽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06做好“牛”文章 “村社企”联合蹚出乡村振兴路
新华网济南7月5日电(朱津明)听音乐、睡软床、喝啤酒、享按摩,24小时保姆式服务。盛夏时节,在山东省高青县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黑牛养殖牧场内,黝黑健壮的高青黑牛悠闲自在地咀嚼着饲草,享受着专属于它们的幸福生活。 养牛户邵明财倚在牛舍门口笑眯眯地看着这安逸场景,刚出生的10多头小牛犊在他面前撒着欢跑来跑去。村里把合作社的牛放在牧场托管,一头牛保底收入4000元左右,仅养牛一项产业就可为村集体增收5
作者:朱津明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06江西玉山县人大常委会到仙岩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视察评议
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7月5日上午,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常青带领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仙岩镇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进行视察评议,玉山县政府副县长吴承材和农业农村局、玉山县城管局、玉山县住建局、玉山县乡村振兴局等县直单位同志受邀参加,仙岩镇党委书记程志平,仙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晚梅等陪同。 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黄茅坞上新屋小组、毛家社区新街、吴家社区沿河路,通过听取相关工作汇报
作者:毛雪莹日期:2023-07-06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 四部门部署安排农业防灾减灾
本报北京7月4日电(记者郁静娴)目前,全国进入汛期和盛夏季节,也是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预计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厄尔尼诺后期快速发展,小概率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农业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为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
作者:郁静娴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05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前行
专业合作社24台收割机共享使用,昼夜不停,确保乡亲们的麦子颗粒归仓、夏玉米应播尽播。山东省禹城市向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明调度农机,刚给种粮大户陈光峰把700多亩麦田收割完,又忙着种夏玉米了。 粮食生产,压茬推进。据农业农村部7月2日农情调度,冬小麦已收获95.9%,全国已夏播粮食8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作者:高云才 顾仲阳 王 浩 郁静娴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05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
核心阅读 脱贫地区群众和脱贫人口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脱贫地区就业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更加深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措施更加完
作者:顾仲阳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7-05黑龙江:科技助力拉快“夏管”进度条
人民网哈尔滨6月29日电 (记者韩婷澎)粮食能否丰产丰收,夏管是关键。连日来,黑龙江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全面开展夏管作业,航化作业、北斗导航、农技指导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让夏管更加精确高效,为农作物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六月之野,气温逐渐升高,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在北安市宇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艺鑫准备利用无人机为合作社的900亩玉米示范田进行农药喷洒作业。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
作者:韩婷澎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04重庆黔江:一个武陵山乡的“养蚕经”
新华社重庆6月29日电题:重庆黔江:一个武陵山乡的养蚕经 新华社记者赵小帅 17805元!韩中梅手里挥着春蚕第二批次鲜茧收购单,兴冲冲地向记者喊道。 种桑养蚕第二年,51岁的蚕农韩中梅就养出了一级茧。收购价每公斤47.5元、收益保险每公斤3元,加上第一批次近5万元的收入,韩中梅今年的春蚕茧卖出了6万多元。 3天时间里,位于武陵山区的重庆黔江区太极镇蚕茧收购站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将蚕茧装好,随机抓
作者:赵小帅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04一朵花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新华社海口7月3日电(记者严钰景 陈绍华)盛夏时节,尽管已是夜幕时分,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却依然一派热闹景象。游客三五成群,他们来到这里,观赏一种奇花玉蕊。 玉蕊夜里开花,白天凋谢,花色有白、粉、红三种,流苏状蓬松的花蕊极具观赏性,花香淡雅清丽。老辈人说玉蕊花香飘七里,村名由此而来。七里村党支部书记何耀助说。 七里村的玉蕊林。(受访者供图) 七里村玉蕊林有400多亩,共1万余株。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严钰景 陈绍华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7-04郴州北湖区小埠村:文明村里话文明
初夏的夜晚,湖南郴州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小埠村乡贤馆里传来阵阵交谈声,湘南学院国学礼仪教研室主任马丽萍带着文明礼仪课在全国文明镇村小埠村开讲啦。 社交场合的坐姿、站姿日常打招呼餐桌礼仪这些村民们平日里的行为习惯都成为这堂课的授课内容。马老师结合生活实际,用大家日常所见的不文明行为事例,给大家阐述了现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进一步倡导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不断提升自己文明素养,焕发农村新气质、新面貌。 马丽
作者:唐琳莎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03池州市东至县洋湖镇:杨梅红山野 乡村日子甜
眼下,池州市东至县洋湖镇迭山村采果山庄的杨梅迎来成熟季,朱红点点的果子半掩在绿叶间,散发着阵阵清新的浆果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过去贫瘠的荒坡地,如今变成杨梅园,村民们的腰包跟着鼓起来,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踏实。 近日,当地以梅为媒,举办了一场红红火火的共赴洋梅之约乐享湖光山色首届杨梅艺术节。放眼望去,杨梅园内中人头攒动、欢声笑语。 采摘杨梅。唐淳梓供图 我们的杨梅品种是专门引进的东魁和黑炭,这片山
作者:唐淳梓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7-03山东各地以“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山东各地以三产融合发展助推农业质量效益整体提升 强一接二连三促乡村产业振兴 盛夏的沂水县西墙峪村,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相得益彰,吸引着八方游客。日前,一场对话在这里展开。7月1日晚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特别节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邀请山东五级书记共话乡村振兴,引发广泛关注。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据统计,山东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作者:孙先凯 毛鑫鑫编辑:大众日报日期:2023-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