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农机服务,将“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
正值夏收旺季,隆隆的机声,响彻金色的麦田。当前,我国冬小麦97%以上都靠机收,其中30%需要机械跨区来收割,机收作业对于夏季粮油丰收到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机上阵,一个县域内的小麦,通常不出一周就能全部收完。 春争日,夏争时,忙活了200多天,许多农民将夏收视为一场麦田里的战役。每年小满之后,雨季跟小麦成熟期叠加,许多麦客们连夜收割,抢在最适宜的时机收获。几十万台联合收割机转战大江南北,构成了夏收
作者:郁静娴编辑:人民网日期:2023-05-31贵州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督促“一肩挑”村干部廉洁用权
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心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曾庆书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套取国家资金,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荔波县佳荣镇高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白某某公款私存、挪用公款受到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并责令辞职连日来,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通报一批顶风违纪、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典型案例。 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各地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面临的
作者:罗朝卫编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期:2023-05-30老马的29年:万亩林海、一副拐杖、一把铁锹
新华社太原5月27日电(记者詹彦、王怡静、李紫薇)看到小树苗时,护林员马裕脸上严肃的神情总会柔软下来。 马裕12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腿,从此拄上了一副拐杖。那时他也未曾想过,自己大半生都会拄着拐杖在山西省右玉县的林海里防范林火、补栽幼苗、看护树林。 这一片林海是我们右玉人的宝蛋蛋,要紧得很。看着这片森林吧,我就觉得坚持这辈子也值了。马裕说。他今年54岁,与九连山分区的树林已相伴29年。 护
作者:詹彦、王怡静、李紫薇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30一串数字看振兴——大数据引领大美乡村建设
新华社贵阳5月28日电(记者汪军、李凡)正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数字乡村发展高端对话引发关注,多位与会专家提到一串数字:117个县 (市、区) 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超58.8%,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服务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48.3万个 贵州近年来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在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最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作者:汪军、李凡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30农家账里的乡村振兴 ——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头道河村调查报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新时代新征程,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继续往前走,推进农业现代化有什么好方法?让生活越来越美好,农民有哪些新期盼? 前不久,记者赴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头道河村蹲点调研。 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承德市。付营子镇东距承德市区30公里,西距滦平县城50公里。头道河村为付营子镇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村、490多户、170
作者:葛孟超 门杰伟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5-26鄂东北:红色旅游焕发乡村振兴活力
新华社武汉5月25日电题:鄂东北:红色旅游焕发乡村振兴活力 新华社记者徐海波、宋立崑 90多年前,大别山南麓的鄂东北地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如今,这片红色土地着力多产融合,走出一条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条古街充满活力 位于鄂豫交界的长胜街,被誉为大别山革命第一街。如今,当地加大保护和修缮力度,让老街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苏维埃银行旧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每走几步,就有一
作者:徐海波、宋立崑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6文学之乡清溪村:接力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新华社长沙5月25日电题:文学之乡清溪村:接力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阮周围、余俊杰 60多年前,湘籍作家周立波从北京回到家乡益阳清溪村,创作了以清溪村为原型的小说《山乡巨变》。书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青山雨后,天朗气清。如今走进清溪村,村舍绿树环绕,道路规划整洁。小溪潺潺,荷叶田田,拂面的风清爽宜人,巨变从书中走进现实。 图为儿童文学清溪书
作者:阮周围、余俊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6贵州:“金融活水”赋能乡村绿色产业
新华社贵阳5月23日电题:贵州:金融活水赋能乡村绿色产业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周宣妮 一大早,位于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甘塘村的一处生态养殖场内,43岁的何西康如往常一般,来到办公桌前,通过电脑上安装的线上视频监控平台,仔细查看猪崽的生长情况。他管理着6个生猪养殖场共计6700余头生猪,每日查看生猪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去年6月,当时正处于猪价低迷期,我手头紧,就想卖猪回笼资金。
作者:李惊亚、周宣妮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5产业旺、村容美、乡风和——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观察
新华社济南5月24日电 题:产业旺、村容美、乡风和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观察 新华社记者邵琨 小满时节,齐鲁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初夏风光。新荷出水、鱼跃虾跳、樱桃红熟、麦穗泛黄记者近日在山东多地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山东立足齐鲁实际,不断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 增产增效,做强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鱼篓子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眼下,正是小麦籽粒
作者:邵琨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5云南晋宁:月季产业绽放“美丽经济”
新华网昆明5月23日电(康静 徐华陵 陈晓阳)近期,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月季花竞相绽放,芬芳馥郁。花棚里,花农们忙着采摘、运送鲜花,分拣包装车间里工人有序地分级、包装、入库冷藏每天有上百万枝鲜切月季从这里启程,去往千家万户。 晋宁区宝峰街道清水河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积极拓展村企合作,引入博士专家科研团队示范引领,聚焦花经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月季村。
作者:康静 徐华陵 陈晓阳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5湖北枣阳:万台农机战“三夏”
图为枣阳市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万余台(套)农机开展机收大会战。 李明摄 新华网发 又是麦黄的时节。鄂北广袤的田野麦浪翻滚,金光灿烂,一派丰收的景观。近日,在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罗咀村,几台大型的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收割机的轰鸣声,沉甸甸的麦粒被收入收割机的腹中。 枣阳市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今年枣阳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47.25万亩。目前,小麦已进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4“中国西极”牧民搭上“一带一路”致富快车
4月24日在西陲第一村斯木哈纳村拍摄的日落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3日电(记者杜刚、赵晨捷)在中国最西端口岸伊尔克什坦和最西端行政村斯木哈纳村,很多人都在找牧民穆萨普尔汗:口岸工作人员找司机头穆萨、村干部找致富带头人穆萨、游客找司机穆萨如今的穆萨是大家眼里的大忙人。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连日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的伊尔克什坦口岸繁忙热闹,进出关货
作者:杜刚、赵晨捷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4日照绿茶:一“叶”观“岚”
新华网济南5月21日电(陈琳琳)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每年谷雨前后,日照绿茶春茶开采。在日照市岚山区,采茶不仅是一场农事,更是一种打开春天的方式。采茶人头戴斗笠,身挎茶篓,穿梭在绿意连绵的茶山梯田,宛若绿浪中跳动的音符。 江北绿茶看日照,日照绿茶看岚山。作为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地区、日照绿茶的主产区,岚山区锤炼日照绿茶品质品牌,延伸茶产业链条,让南方之嘉木 长成江北第一茶,形成富民产业,化作
作者:陈琳琳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4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优异农业种质资源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于文静)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份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深入发掘资源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 这是记者2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据了解,此次遴选发布的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均为2022年在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新发
作者:于文静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3小黄花升级 迸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新华网太原5月18日电(王亮)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的山西大同,黄花在农民的精心管护下,且待盛夏绽放;黄花酱、黄花啤酒在工厂车间生产,黄花茶的直播吸引网友尝鲜;黄花公园、忘忧农场内,来往游人与自然相拥,体验塞北的云淡风轻 黄花,学名萱草,又称忘忧草。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不断升级黄花产业发展,在种植上更加精细、在加工上更加精深;同时,大同发挥黄花的品牌效应,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
作者:王亮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3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
记者20日从中国农业农村部获悉,目前,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当天,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出席会议时表示,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分类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及回头看,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
作者:陈溯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3-05-22我国加快推进节粮减损 耕好“无形良田”
新华社合肥5月21日电(记者水金辰)5月21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记者从此次活动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数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储粮损耗率控制在正常合理水平,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一直存在,加强节粮减损工作,引导合理消费显得尤为迫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作者:水金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2大理洱源:面朝洱海 海菜花开
新华网昆明5月19日电(念新洪 罗新才 金亚清 李福云)海菜花,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以其仙气飘飘的外形圈粉无数,成为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的网红小花。去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一道海菜芋头汤的出现,又让这朵美丽的小花以大理特色菜的形式再次火爆网络。 网红海菜花,底色却是绿色,它们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温暖清澈的河湖里才能生长。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
作者:念新洪 罗新才 金亚清 李福云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22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
持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才能更好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到江苏南京江宁区龙尚村时,巧遇一场急雨。雨水滋润下,这个拥有3座水库、森林覆盖率超过60%的特色民宿村更显清秀。龙尚村党委书记孔石峰一边带路,一边回忆:10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打砂、采石,产出低下还污染环境。街道考核,连着15年老末。转思路,谋出路,村里关停砖瓦厂、活性白土厂等6家污染企业,抚育
作者:吕晓勋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5-12山东乐陵:“田管家”助粮食增产增效
新华社济南5月11日电题:山东乐陵:田管家助粮食增产增效 新华社记者贾云鹏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眼下,鲁西北平原的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行走在田间地头,绿油油的麦田已长出麦穗,一派生机盎然。 山东省乐陵市孔镇镇簸箕刘村村民陆长民来到自家麦田里,手指掐着一缕缕麦穗细细观察。现在田间管理的重点是病虫害防治,有了田管家的专业化管理,麦田的条锈病、赤霉病防治得不错。陆长民说,当前是小麦保穗成粒、产量形成
作者:贾云鹏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