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先后创造出莱西经验、汪疃经验等典型经验,涌现出王乐义、朱彦夫、王传喜、高淑贞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18年以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特别是明确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一实施原则,全力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深入推进抓党建促
作者:杨志华 吕兵兵 蒋欣然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3-01-11都匀毛尖打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产业实践
冬日暖阳下,贵州省都匀市小围寨团山村茶园基地一片翠绿,肥厚的叶片泛着光。眼下正值茶园管护时节,茶农们头戴帽子,手握锄头,在茶园里给茶树开沟,为下一步施肥做好准备。 都匀毛尖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主要产自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近年来,依托资源、品牌、政策等优势,贵州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文章,让都匀毛尖先后荣获了300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荣誉。 目前,都匀毛尖品牌
作者:侯雅洁 胡燕俊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3-01-10荒山变“青山” 湖南祁阳油茶产业兴村富民
移栽时,一定要注意好行距、株距保持在3米,苗要扶正。连日来,在湖南祁阳市茅竹镇万亩油茶高标准新造示范基地,种植大户李勇正在指导几十名村民拉线、测行距、挖坑、栽苗。半天工夫,一行行嫩绿的油茶迎风挺立,为荒山增添了一抹新绿。 村民种植油茶。 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李勇与油茶打了十多年交道,成立了集优质油茶种植、科研、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这些年,随着惠农政策不断出台,李勇陆续开垦荒山种植油茶,
作者:刘志军 陶冶编辑:中新网日期:2023-01-10黑土地上“新农人”返乡创业记
1月的吉林,皑皑白雪覆盖着广袤的黑土地,天寒地冻里的人们没有猫冬,依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之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吉林省吉人回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吸引下,一批新农人回到家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这几天,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的北夏家村,不少村民拿到合作社分红,高兴地去办年货。这些种地老把头在几年前不会想到,在一位大学生的带领下,他们在黑土地上找到了致富希望。 北夏家村曾是
作者:邵美琦、薛钦峰、马晓成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10重庆北碚:腊梅“开出”致富花
1月7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销售员在展示合作社生产的腊梅香水。 1月7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一家创意工坊,一名插花师将腊梅花装入快递盒。 1月7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游客在选购腊梅花束。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有中国腊梅之乡之称。近年来,静观镇推动腊梅种植、加工、主题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刘潺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9湖南江华:手工腐竹加工忙
1月8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一家腐竹加工厂,工人在晾晒腐竹。 1月8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一家腐竹加工厂,工人在生产腐竹。 1月8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一家腐竹加工厂,工人在生产腐竹。 春节临近,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涔天河镇的腐竹加工厂忙着生产手工腐竹,供应节日市场。
作者:蒋克青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9湖北秭归:抢采冬橙供应市场
2023年1月8日,果农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一橙园采收鲜橙。 2023年1月8日,果农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一橙园采收鲜橙。 2023年1月8日,工人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一电商产业园内分拣包装鲜橙。 春节将近,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冬季脐橙进入成熟采收季,当地果农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摘、转运、分拣、包装,通过电商和渠道线上线下销售各地,供应节
作者:王罡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3-01-09河南寺河:小苹果提升果农幸福指数
地处崤山腹地、海拔800至1200米,千姿百态的山岭沟坡纵横起伏,赋予河南灵宝市寺河乡独特的资源禀赋,这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地。 据了解,寺河乡的6万余亩果园,年产优质苹果3000万公斤,被誉为全国优质苹果外销基地之一、国家无公害苹果示范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所产苹果色泽艳、味道美、硬度大、耐贮运、含糖量高,红富士等果品多次在全国果品鉴评会上获金奖。 离山顶
作者:纪雨童 范亚旭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3-01-06河北易县:晒制“黄金果”增收促振兴
冬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独乐村,果农正在自家手工坊内晾晒柿饼。 易县有着悠久的柿饼制作传统,每年冬季是柿饼晒制的最佳时期,果农将精选的柿子削皮、清洗、晾晒,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美味柿饼,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易县依托山地、丘陵大力发展柿子种植产业,推进柿果深加工,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柿树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年产量约17万吨,产值达3.2亿元,柿子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
作者:林福盛、万旭编辑:人民网-河北频道日期:2023-01-06山东荣成:海上“冬耕”忙
1月3日,渔民驾驶渔船在海洋牧场养殖区开展生产作业(无人机照片)。 当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爱伦湾海洋牧场,渔民驾驶渔船在海上忙碌着,呈现一幅海上冬耕的画面。
作者:李信君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5湖南衡阳:草莓飘香采摘忙
1月3日,人们在衡阳市衡东县吴集镇秋波村草莓种植基地采摘草莓。 1月3日,人们在衡阳市衡东县吴集镇秋波村草莓种植基地采摘草莓。 入冬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吴集镇秋波村种植的奶油草莓次第成熟,吸引游客前来采摘。近年来,当地引进优质草莓品种,打造草莓种植产业基地,带动百姓增收。
作者:曹正平编辑:新华社日期:2023-01-05海南琼海:寒冬时节收菜忙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南堀蔬菜基地的菜农在采收叶菜。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南堀蔬菜基地的菜农在采收叶菜。 新年伊始是海南蔬菜生产和销售旺季,琼海市的菜农冒着寒风冷雨加紧采收叶菜,源源供应各大市场。据介绍,当地不断加大平价蔬菜投放,通过执行政府倡议价及三高三低等模式销售平价蔬菜,确保春节期间菜篮子保供稳价。
作者:蒙钟德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3-01-05甘肃定西:做大做强设施农业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的银鑫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座座设施暖棚映入眼帘,一垄垄西红柿、草莓、茄子、辣椒等时令果蔬成熟饱满。 成立于2018年的定西市银鑫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并发展了高标准、高效益的马铃薯、蔬菜、哈蜜瓜等设施农业产业,通过灵活机动的种植模式,让众多农民实现了增收,同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1-04贵州剑河:苗寨腊肉生产加工忙
春节临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苗族同胞正忙着腌制烘烤腊肉、香肠、板鸭,线上线下为顾客提供味道纯正、香味浓郁的腊味年货,供应市场。图为贵州省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苗族同胞在查看腊肉熏制情况。
作者:万文杰编辑:中新网日期:2023-01-04江西仙女湖:巨网冬捕迎丰年
1月2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网冬捕现场,渔民们进行新年冬捕作业,呈现一派鱼跃欢腾的丰收景象。 1月2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网冬捕现场,渔民们进行新年冬捕作业,呈现一派鱼跃欢腾的丰收景象。 1月2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网冬捕现场,渔民们进行新年冬捕作业,呈现一派鱼跃欢腾的丰收景象。 1月2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网冬捕现场,渔民们进行新年冬捕作业,呈现一派鱼跃欢腾的丰
作者:赵春亮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1-04贵州普安:迎来新年绿茶第一采
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茶园。 采茶女在茶园内采茶。 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茶园。 1月1日,2023年贵州绿茶第一采系列活动在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举行,身穿民族服饰的采茶女在碧绿的茶园中哼着山歌采着茶,收获着2023年大山的第一笔馈赠。 据介绍,世界茶源地普安县核心产茶区是典型的中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地区,该茶区绿茶采摘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是全国绿茶
作者:涂敏编辑:人民网-贵州频道日期:2023-01-03江西樟树:乡村年货节 热闹过新年
游客在山货节上选购农家手工小吃。 游客在山货节上选购山货。 书法爱好者为村民和游客免费写春联。 近日,游人在江西省樟树市店下镇松湾村山货节上选购农家手工小吃,一派喜庆祥和景象。 连日来,樟树市在店下镇松湾村举办迎新春消费季山里有好货消费助振兴山货节活动,打糍粑、做圆子、制米糖、品美食、看表演、领春联,村民们与前来观摩的游客一起,感受乡村传统民俗年味,喜迎元旦和新春佳节。
作者:罗娜、周亮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3-01-03重庆黔江:废桑枝孕育出“致富菇”
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全桑枝猴头菇。杨敏摄 每年冬季,桑树需要进行修剪管理,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桑枝。重庆市黔江区是蚕桑生产大区,有桑园10万多亩,每年冬季管理会产生10多万吨桑枝。近年来,黔江区石会镇引进农业开发公司,联手西南大学对食用菌培养基进行技术创新,将过去的木材、玉米芯秸秆等原材料,改为全用桑枝做菌棒,并把种植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渣做生物有机肥,既生态,又环保,还
作者:刘政宁、黄亚辉编辑:人民网-重庆频道日期:2023-01-03马拉绞盘 冰湖腾鱼——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吉林冬捕经济带启动暨查干湖第二十一届冬捕节28日开幕,马拉绞盘,冰湖腾鱼,原始的冬捕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查干湖大部分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是我国知名淡水湖之一。这里渔产资源丰富,迄今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近年来,查干湖冬捕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名片。 12月28日,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观看冬捕。新华社记
作者:孟含琪 黄昕欣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30黑土地上的“兴农”新画卷:良种配良法 振兴谋产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通过良种良法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打造自有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黑土地上,一幅兴农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良种配良法 筑牢农业强国之基 在黑龙江省望奎县莲花镇宽四村,说起今年的收成,村民王立军脸上挂着微笑。今年种上了高产新品种,差的地块大豆亩产都能达到400斤。 今年春天,宽四村利用县里的项目资金,添置了400多万元的大型农机具。王立军说,原来小型播
作者:黄腾、孙晓宇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