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安:种好感恩茶 走好致富路
航拍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白叶一号感恩茶园。 白叶一号感恩茶园。 村民们在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内劳作。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1500亩白叶一号茶苗,这些来自浙江安吉的茶苗在贵州的大山里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村民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贵州省抓住东西部协作的机遇积极主
作者:涂敏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24浙江云和县多举措打造库区生态经济产业带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近年来,云和县创新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将云和湖4A级景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库区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抓产业扶持、抓精准扶持、抓基础强化,助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形成带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已建成五彩规溪至浪漫赤石一线沿库生态经济产业带、十里云河农家乐民宿产业集聚带,集聚农家乐民宿130余家,省市级特色精品村(点)10余个,同时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
日期:2022-11-23重庆酉阳:非遗让乡村更美丽
土家人的母亲河酉水河畔,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湾山寨古香古色,吊脚楼倒映在碧波之上,与飘荡在河面的乌篷船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每当旅游旺季,土家传统技艺表演者白明方就会站在乌篷船头,将一片刚采摘下来的树叶放在唇间刹那间,画眉、布谷、夜莺鸣啼声起,千回百转,犹如置身于百鸟园。鸟鸣声刚刚停歇,一曲《木叶情歌》又悠然飘扬,一股浓浓的土家风情迎面扑来。 9月6日,在重庆市酉阳县酉水
作者:李勇、韩振、周闻韬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3江西新余:皇菊丰收时 遍地“黄金花”
连日来,趁着天气晴好,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凤凰湾办事处易家桥村村民忙着采收、加工金丝皇菊。近年来,新余市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集观赏、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金丝皇菊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皇菊已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黄金花。 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凤凰湾办事处易家桥村,村民忙着采收金丝皇菊。 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凤凰湾办事处易家桥村,村民忙着采收金丝皇菊。 在
作者:赵春亮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3河北武邑:以“五新”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多年来始终将定点帮扶河北省武邑县作为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育人才、扶志智,兴产业、促增收,强治理、优环境,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形成武邑县一主两辅特色农业产业构架,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武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目标,2021年荣获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23江苏扬州:“水杉大道”美景如画
2022年11月22日,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江苏省扬州市长春路上的水杉大道的水杉树叶变红,层林尽染,蔚为壮观,色彩斑斓的杉树构成一幅冬日美丽的画卷。
作者:孟德龙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1-23江苏句容:金丝皇菊金灿灿
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内,农户加紧采收。 金丝皇菊迎来丰收。 航拍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时下,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内,农户们穿梭在金色的花海中忙着采收。近年来,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种金丝皇菊,亩均收益在3万元左右,把金丝皇菊发展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作者:杨志国、笪倩倩、马晓波编辑:人民网-江苏频道日期:2022-11-22江西永新:蔬菜产业助农增收
菜农在采收蔬菜。 菜农在采收蔬菜。 科技特派员在给菜农传授蔬菜种植技术。 近日,在江西省永新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蔬菜种植基地,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苦瓜、丝瓜、辣椒等蔬菜,供应市场。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借助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邱烨、史挺、刘平华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2-11-22广西北海:渔民出海获丰收“晒海味”
图为渔民将章鱼加工后晾晒干。 图为渔民将章鱼加工后晾晒干。 图为渔民将章鱼加工后晾晒干。 时下正是广西北海渔民晒海味最忙碌的时候。在当地海城区地角,渔民每天忙着给海味清洗、浸泡、晾晒等,晾晒的海味以章鱼、墨鱼居多。这些海味经过分拣装箱,一车车的发往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作者:陈燕 徐绍荣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11-22湖北南漳:“姜”山如画助增收
翻挖、分拣、打包、装车在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界碑头村的生姜种植基地,村民们互相配合、一气呵成,一把把饱满金黄的大姜破土而出,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来,武安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断拓宽乡村振兴思路,积极探索打造一村一品,让群众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廖楚雄、李大宝、付秭嘉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21云南宁洱:鲜果初加工实现“加速度”
时下,走进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把边江流域连片种植的咖啡陆续成熟,鲜红的咖啡果缀满枝头,无比诱人。近年来,咖啡价格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鲜果采摘队伍中,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不错的咖啡价格,除了让种植户笑开了颜,也为当地的咖啡加工厂鼓足了信心。普义乡普胜村咖啡种植大户朱智平,种有600亩以云南卡蒂姆品种为主的小粒咖啡,2012年起,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咖啡初加工厂,以前每小时只
作者:何春好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21济南南山:为青山绿水镶上金边
泰山之阴的济南南部山区,山峦起伏、涧谷蜿蜒,然而旖旎风景下,相对深度贫困的帽子也困扰地区多年。2014年的数据显示,济南市南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2039户、24539人,占原历城区贫困人口的88%。 现如今,南部山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已如期摆脱了贫困的阴霾。今年以来,南部山区以守底线、谋发展、促振兴为基本工作思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 守底线 让脱贫成为起点 鹿
作者:张伟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21安徽小岗村:产业焕新推进乡村振兴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来到小岗村,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展开蹲点采访。 走进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记者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大米深加工公司内机器轰鸣,一袋袋大米从这里奔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投资超过10亿元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成投产
作者:姜刚 朱青 金剑编辑:经济参考报日期:2022-11-18海南三亚:增殖放流护生态
2022年11月16日,在刚建成的海南省三亚市西岛人工渔礁区,当地环投部门举行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共放流青石斑鱼成鱼、青石斑鱼苗、紫红笛鲷鱼苗等岩礁性鱼类共计34000尾。 今年来,三亚市聚焦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开展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包括珊瑚礁修复工程、渔业资源保护工程和三亚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进一步加大三亚近海海洋生态的保护力度。
作者:袁永东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1-18江西共青城:光伏发电构建“新动能”
航拍下的国电投共青城新能源项目全貌。况建摄 近日,江西省共青城市,蓝天白云下的光伏发电站蔚为壮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悉,国电投共青城市整市新能源项目总投资50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地面光伏设备进驻,实现装机容量10万千瓦;二期、三期正在进行地面光伏设备支架搭建中。目前一阶段地面光伏新能源开发,已实现27万千瓦装机容量,年产3亿度电。
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2-11-18江苏兴化:荷藕迎来收获季
千垛镇农民采收的荷藕在水面排成了之字形。 农民在水中分拣荷藕。 荷藕装车。 初冬,正是荷藕收获的时节。江苏省兴化市水网密布,当地农民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栽植浅水藕,全市荷藕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据了解,这里种出的荷藕有白如玉、壮如臂、汁如蜜的特点,兴化荷藕已于2020年获批为国家地理标识商标。
作者:史道智编辑:人民网-江苏频道日期:2022-11-17山东泰安:共奔乡村振兴致富路
泰山西麓,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北部,九女峰连绵起伏。山上,19个村子错落有致,当地将此划为九女峰片区,片区内有村民1.3万人。驱车穿行此地,但见山间层林尽染,峰上云雾流淌,山径逶迤曲折,仿若置身画中。 拐过数道弯,行至半山腰,来到泰安乡村振兴学院。还未走进教室,洪亮的讲课声已传入耳鼓。进去一瞧,台上,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正在讲课;台下,三四十人专心听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岱岳区
作者:徐锦庚 李 蕊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11-17浙江绍兴: 村企联建引领花农致富
重庆这边预计需要2万株金桂花苗,请老乡们速联系我。11月12日上午,在重庆从事花木生意的浙江绍兴柯桥区棠棣村花农刘志红,将他的订单分享到老乡微信群。不到20分钟,刘志红便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这个月我们收到了12个订单,有7个发货地是村里,其他则是福建、广东等地,这都是村企党组织联合,引领我们奔向共同富裕的结果。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眉开眼笑。 棠棣村是一个以花为业、因花致富的小山村,全
作者:亓玉昆、许东海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11-17玉米地里的“千万产业”
双11期间订单多了不少,仅11月10日这天我们接到的订单就有12000多单。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乡永兴村的乡依食品加工厂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村工厂。正值双11促销,加工厂生意爆单,加班加点生产,这成为该厂负责人刘红光幸福的烦恼。 2017年9月,在乡里和村里干部支持下,1981年出生的刘红光投资300多万元,借着村里乡亲种玉米的优势,在村里建起厂子做玉米面条。起初,加工工艺没掌握好,好几次眼
作者:陈聪、杨轩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11-16初冬时节收获忙
11月14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端桥铺镇黄土脑村,农户在采摘装运砂糖橘。 11月14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柑子园镇曹家村,果农在采摘脐橙。 11月14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五爱村蜜柚种植基地,村民在搬运蜜柚。 11月14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刘店镇二郎村农民在薯田收获红薯。 初冬时节,柑橘、红薯、水芹菜等作物进入采收销售旺季,田间地头农民们辛勤忙碌,迎接冬收农忙季。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