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睦邻微治”:提升治理意识,共筑和谐邻里

2025年7月7日上午9点,夏日的阳光热烈而明亮,透过窗户,均匀地洒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新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一场意义非凡的培训活动正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由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新华社区2025年保障资金给予大力支持,成都天府新区蓝天社会服务中心精心承办的新 + “你我共建•和谐邻里”社区微治理项目(二期)之“睦邻微治”系列培训,聚焦于“如何提升参与小区治理意识”这一关键主题。

会议室里,30位居民骨干早早入座,他们来自社区的各个角落,怀揣着对小区发展的关切与热忱。这些居民骨干,有的是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有的是积极向上的上班族,还有的是充满活力的社区志愿者,尽管身份不同,但此刻他们都带着共同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为小区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开始,一位资深的专业老师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讲台。老师首先以亲切的微笑与大家互动,迅速拉近了与居民骨干们的距离。随后,老师开始深入浅出地讲解小区治理的相关知识。“小区治理,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区环境的维护、公共设施的管理,到邻里关系的协调、社区文化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老师一边说,一边展示一些因治理良好而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小区图片,引得居民们纷纷点头称赞。

接着,老师深入剖析了小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今,我们的小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这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然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创新与发展的空间。比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更便捷地收集居民意见,开展社区活动。”居民们认真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有的还就一些观点与身边人小声交流。

在讲解如何提升治理行动意识及能力时,老师列举了许多生动的案例。“曾经有一个小区,居民们对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深感困扰。几位热心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与物业沟通协商,制定了详细的停车管理规则,并带头遵守。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区停车秩序逐渐好转。这就是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环境的典型例子。”老师通过这些案例,让居民骨干们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行动都能为小区治理带来积极影响。

为了增强居民骨干们的参与感,老师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填写小区治理意见卡。居民们纷纷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在小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小区治理的想法和建议。一位退休的大爷激动地说:“我觉得咱们小区可以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这样大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老师对大爷的想法表示高度认可,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这一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培训接近尾声时,老师总结道:“小区治理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需要每一位居民的积极参与。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培训,不仅在意识上有所提升,更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成为小区治理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培训结束后,居民骨干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位年轻的上班族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小区治理是物业和社区的事,通过今天的培训,我明白了自己也是小区的主人,有责任为小区的发展出一份力。”另一位志愿者也说道:“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我会把这些知识分享给更多居民,一起为打造和谐邻里而努力。”

此次“睦邻微治”如何提升参与小区治理意识培训活动,无疑为新华社区的小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这些居民骨干的带动下,新华社区将在“你我共建•和谐邻里”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活动照片: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电子正街社区乒乓球赛点燃运动热潮
下一篇:江西师大外院学子三下乡:探秘保坪村“红绿”融合的振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