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拟规划国家级应急装备产业园,行业专家组前往调研
1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苏湾镇迎来了国家级应急专家和企业家考察团,前往刚刚规划的苏湾应急装备产业园区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此次参加考察团的代表由中国建筑科学院副总工程师邱仓虎,中国消防协会原秘书长、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技术创新专委会副主任高伟,中科华数信研院联席院长、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卢建新,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消防技术创新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军,张家界规划建筑设计院总策划师唐伟,
作者:雯雯日期:2022-01-14贵州仁怀:柑橘丰收富乡亲
近日,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450亩耙耙柑迎来丰收。销售很好,很多顾客预订了1月份的订单。三元橘老大基地负责人母应松说。 五马镇三元村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无霜期长,有几百年的柑橘种植历史,但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18年,该镇党委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改良柑橘品种,依托扶贫资金发展耙耙柑种植。 在耙耙柑发展初期,我们聘请了农业技术专家对土壤
作者:王新伟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2-01-14甘肃古浪:富民新村产业兴
1月13日,村民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日光温室大棚内采摘人参果。 1月13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包装采摘的人参果。 1月13日,村民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日光温室大棚内采摘辣椒。 1月13日,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村民在管护串番茄。 冬季里,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来,富民新村大力发
作者:范培珅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4广西龙胜:格桑花开引游人
格桑花迎来盛花期。潘光祥摄 游客在格桑花海中自拍。潘光祥摄 盛开的格桑花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潘光祥摄 盛开的格桑花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潘光祥摄 近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种植的格桑花迎来盛花期,色彩斑斓的鲜花与当地独特的吊脚楼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美景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格桑花与吊脚楼交相辉映。潘光祥摄 游客与格桑花合影。潘光祥摄 游客在格桑花海中
作者:陈燕、潘光祥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01-14重庆梁平:矿山变景区 竹山成金山
1月5日,在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游客在矿山遗址上改建的矿咖饮品店内休闲。 猎神村曾是一个石膏矿区和竹材大村。曾经,村里家家户户造纸,加上四处兴建石膏矿厂,全村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当地对石膏矿厂实施政策性关闭,并通过矿区修复、建设乡村小微湿地群、造林育林等措施,不断提升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和人居环境质量,还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作者:黄伟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3成都崇州:非遗竹艺编织乡村振兴好风景
游客在竹艺村观赏竹编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有蜀中之蜀之名的成都崇州市,当地依托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发展产业,让竹编成为吸引年轻人归乡、帮助村里人致富、改变农村面貌的新生活钥匙。 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基本建成现代竹产业体系。而我国12种以竹编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
作者:李力可、王曦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3浙江建德:特色油茶产业助力共同富裕
1月12日,在李家镇老油坊,游客观看水车带动的磨盘。 1月12日,在李家镇老油坊,游客观看传统榨油工艺。 1月12日,在李家镇老油坊,工人开启2022年山茶油手工压榨第一榨。 1月12日,在李家镇油茶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展示当地特色山茶油。 新年伊始,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冬季开榨节启幕,当地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 近年来,李家镇大力推进林下经济规模化种植,探索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3陕西蓝田:蝴蝶兰竞相绽放
1月11日,花卉基地的员工在打理蝴蝶兰。 1月11日,花卉基地的员工在搬运蝴蝶兰,准备投放市场。 1月11日,商家在选购蝴蝶兰。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洩湖镇一花卉基地的蝴蝶兰竞相绽放,不少商家前来选购。
作者:陶明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2从“产供销”转向“销供产” 新疆红枣更红了
从原枣到加工枣,从枣类食品到含枣食品,适应消费者需求,新疆红枣正从外到内不断变身,产品包装从简单粗放到时尚新潮,产业发展从产供销转变为销供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 说到红枣,必提新疆。多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红枣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居首。特别是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昼夜温差较大、光热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枣树生长,已培育形成了一条红枣产业带。 红枣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这并不是所有人的日常必
作者:乔文汇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2-01-12广东大埔: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
这是1月9日拍摄的广东梅州大埔县青溪镇红色遗址棣萼楼(无人机照片)。 在位于闽粤交界处的广东梅州大埔县伯公凹,参观者在百岁古树下听讲解员介绍红色交通线历史(1月9日摄)。 这是1月9日在广东梅州大埔县拍摄的汀江上的文艺表演。 在广东梅州大埔县青溪镇的红色遗址棣萼楼,当地学生参与沉浸式研学活动,演绎地下交通员的故事(1月9日摄)。 1月9日,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
作者:刘大伟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1-12两代创客接力 肥东杭椒全国“开花”
喜爱杭椒牛柳这道名菜的吃货们一定对杭椒不陌生。21世纪80年代由杭州一家农业科研机构培育的杭椒,如今被誉为辣椒中的白月光,价格是普通辣椒的两倍。如今,距离杭州400多公里的安徽省肥东县已然成为全国三大杭椒生产基地之一。肥东人是杭椒产业的推广带头人,从南到北,在海南、福建、广东、广西、河北、湖北等地成立合作基地,扩大了杭椒的覆盖面和上市期,让消费者一年到头都能吃上杭椒。 回望肥东杭椒产业的发展史,以
作者:王磊 王海涵 彭红玲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1-12贵州余庆:椪柑喜获丰收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花山苗族乡的椪柑迎来采收期,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椪柑,一派喜获丰收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遵义市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椪柑产业3000余亩,预计年产椪柑200万斤,产值200余万元,解决了数千名群众的就业难题,为当地群众闯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作者:穆明飞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1-11河南渑池:“双椒一药”成致富良方
隆冬时节,走在河南省渑池县县乡公路上,两边连片种植的辣椒随处可见。忙碌的村民正在户外分拣辣椒,一派繁忙工作景象。2021年家里种的7亩辣椒,每亩纯收益近2000元。该县张村镇利津村脱贫户陈志星高兴地说,他和父亲过去因病致贫,靠着辣椒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张村镇辣椒产量高、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渑池县张村镇产业办主任古小顺说。近年来,当地以辣椒、花椒和中药材双椒一药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撑、科
作者:夏先清 杨子佩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2-01-11新疆喀什:馕配螺蛳粉品出了创新味
馕是新疆特色食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如何让这一特色食品走出去,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闯出大市场,新疆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2021年12月,喀什地区推动本地馕产品与近年来身价高涨的网红食品柳州螺蛳粉联姻,开始探索出一条借船出海之路,被广泛看好。 喀什馕配螺蛳粉,能品出啥滋味?笔者认为,首先能品出强烈的市场意识。螺蛳粉产业迅速壮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始终站在市场前沿,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近年来阔步前
作者:乔文汇编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日期:2022-01-11山东平度:“四定四抓”建设和谐宜居美丽乡村
农村工作并不复杂,只要抱着一颗真心,就没有做不好的农村工作。只要凭着一份真情,就没有不支持你的群众正是凭着这种朴素而正直的乡村治理观,平度市同和街道刘家张村支部书记刘德臣将刘家张村的乡村小生态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的高地,为其他村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可值借鉴的路径。刘家张村也从几年前有名的上访村乱子村脱胎成为山东省卫生村庄、青岛市文明村庄,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200余万元。 刘家张村整洁有序的楼房 一
作者:姜桂波 李继磊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2-01-10山东平阴:全面推行河长制 玫瑰产业吐芬芳
今年的玫瑰花价格特别好,比去年翻了一番,大家伙儿的种植积极性特别高。今年61岁的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北石硖村花农张兆举开心地跟记者交流。据他介绍,每年的5月份是玫瑰盛开的时节,今年玫瑰花平均每亩产量提高到900斤,收购价格提升到了15.4元/kg。随着种植的规范化,玫瑰花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销路越来越广,自然花农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平阴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玫瑰之都,平阴玫瑰入选山东省
作者:赵青山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2-01-10江西新余: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
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赵春亮摄 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赵春亮摄 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赵春亮摄 1月8日,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迎来新年巨网首捕,当天新余市仙女湖巨网捕捞队首网起鱼超10万斤,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有机鱼以人放天养、额定捕捞、巨网捕大留小等为特点,保障渔业生态循环发展的同时全年可产500万斤供应上海、重庆、四川、湖北、福建、浙江、西藏等全国市场,
作者:罗娜编辑:人民网-江西频道日期:2022-01-10广西融安:丰收时节砍蔗忙
1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新林村,蔗农正在田间砍收甘蔗。 蔗农正在田间砍收甘蔗。 蔗农正在搬运甘蔗。 蔗农正在捆扎甘蔗。 1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新林村,蔗农在田间砍收甘蔗。当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柳州市融安县正值甘蔗上市的季节,当地群众抢抓农时,组织力量抢收砍运甘蔗,企业保价收购,及时入厂进行开榨,提高产糖率,增加经济收入。
作者:张芳、谭凯兴、韦荣军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01-07陕西耀州:绿水青山间长出“幸福菇”
工人在采收香菇。通讯员 石铜钢摄 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朱鹮翩然起舞,动处水纹开滟滟。村民们不经意间瞧见这吉祥之鸟,在绿水青山间寻宝的底气便平添了几分。 对栖息环境很挑剔的朱鹮,能在庙湾镇满意地住下来,说明生态真好!同时,这里也是铜川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要求十分严格。 可问题来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要吃饭、求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似乎变成了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大伙儿思忖、考察、论证了
作者:赵杨博编辑:陕西日报日期:2022-01-07海南万宁:让农民增收 让乡村变美
冬日的万宁市山根镇多扶村常年叶菜基地,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一垄垄椰子菜、大白菜叶大饱满,一垄垄青椒苗刚施上有机肥,生机勃勃。这里连片的240亩叶菜基地,每天都有蔬菜源源不断地流向万宁部分乡镇的农贸市场。 田间道路旁,有一段新修好的700多米长的硬化水利沟。以前这里也有水沟,但沟不深,菜地容易积水。有了这个水利沟,菜农排水灌溉更方便,有利于蔬菜生长。菜农龙田深说。 这段水利沟2021年12月10日才
作者:张惠宁编辑:海南日报日期:2022-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