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舞之乡”铜梁:彩扎忙 订单满 收入丰
图为重庆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乡村振兴车间,村民正在赶制彩龙。 赵武强 摄 这批订单有2万只灯笼,两条大彩龙,10多个灯组,产品除供应本区春节期间市场外,还发往市外。正在给大彩龙上色的车间管理员刘文于说,从10月份开始,龙灯彩扎生意进入了旺季,一直要忙到大年十五以后。 重庆铜梁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龙舞之乡,随着春节的临近,铜梁龙灯彩扎迎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5日,在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龙灯彩扎车间堆
作者:马佳欣 赵武强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1-06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特色产业引路 乡村振兴不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在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依托净土、净气、净水优势,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支持、品牌建设、技术服务,引导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农牧民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农业企业发展产地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发展壮大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椒农们正在晾晒辣椒 培育特色品
作者:李昊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2-01-06青岛胶州:农品“大翻身” 农民笑开颜
一颗胶白近百元,价格虽高却不愁卖;一斤里岔黑猪贵过牛羊肉,餐桌上成为待客上选;一颗小土豆,背后延伸出一条超长产业链;一捧不起眼的羊角椒,却有着世界上辣椒的定价权在胶州,地里不起眼的土疙瘩有可能个个是宝贝。近些年,以红黄黑白为首的胶味领鲜胶州特色农品,可以说是探索出了一条以农品品牌为先锋、以现代化农业产业为托举,实现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新路子,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胶味领鲜是胶州市重点打造
作者:张豆豆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2-01-06湖南嘉禾:柑橘丰收季 果农采摘忙
果农忙于采摘、装运沙糖桔。 果农忙于采摘、装运沙糖桔。 果农忙于采摘、装运沙糖桔。 果农忙于采摘、装运沙糖桔。 1月4日,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珠泉镇车头村富丰果业基地,果农忙于采摘、装运沙糖桔。 近期,车头村富丰果业基地,600多亩沙糖桔迎来成熟丰收季,果农抢抓晴好天气采收、分拣、包装、外运。近年,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优良土壤,打造了一批富硒农业种植基地,带动了特色
作者:黄春涛编辑:人民网-湖南频道日期:2022-01-06走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云南路径”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已经成为全党全国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 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摆在云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怎么解答,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已明确了思路: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加
作者:谢晖编辑:农民日报日期:2022-01-05贵州正安县:吉他出深山 弹奏致富曲
铿铿锵锵,嘈嘈切切。一把吉他,正在接受检验。 嗯?伴着一声疑问,18岁的李佳林放下刚造好的吉他,埋头仔细端详。作为品质检验师,每天要经手四五十把吉他。没一会儿,只见她嘴角上扬,找到了!下弦枕磨得不精细,有不到1毫米的误差,音质略微失准 位于贵州正安县的国际吉他产业园,一年生产吉他600万把,占全国20%,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安吉他做出名堂,根本在于一名名精益求精、务本求实的吉他工匠。县就业局
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2-01-05湖南南县:“鱼米之乡”创“全产业链”新气象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位于洞庭腹地,长江来水、来沙滋养着这片沃土,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农业粗放发展一度困扰着这里的人们。 近年来,南县稻虾产业发展迅速。小龙虾水中游,稻在水中生,新年伊始,记者来到这里,发现通过全产业链建设,鱼米之乡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南县南洲镇南山村因地势低洼,曾被称为泥窝子,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只要下雨时间一长,田里稻谷就全被淹了。以前我们这里是条件最差的地方,现在是最好的
作者:史卫燕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日期:2022-01-05【我们的2021】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全国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稳住了粮食这个压舱石,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重要作用。 行至年终,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夏粮增产62亿斤,早稻增产14亿斤,秋粮增产191亿斤,一年三季粮
编辑:央视网日期:2022-01-05云南开远:“双料”致富户的致富路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小龙潭镇则旧村委会则旧村孔炼成和妻子龙玉萍是一对夫妻档,这些两口子年依靠种植烤烟,不仅让家里甩掉了穷帽子,还拿出余钱做起了卖猪肉的生意,日子过得滋润。前阵子,借着当地烟草部门技术员到孔炼成家说事的机会,拜访了这个双料致富户。 离家门口还有一段距离,便听到从里面传出爽朗的笑声。进了院子,孔炼成与儿子和一个村民围着火盆,开心地聊着天。 孔炼成卖猪肉的时间比种烤烟晚几年。开头那几年,孔
作者:邓楚瑜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2-01-04青岛莱西:七星河小鹅产业走向大市场
虽已过了冬至进入数九寒天,但山东青岛莱西市龙水社区七星河新村东龙湾庄自然村的青岛鑫龙湾养鹅专业合作社,却是一片热闹繁忙景象,门前车水马龙,来客络绎不绝,社长史孟涛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的鹅产业火了。 绿色循环发展,小作坊走向大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看史孟涛的致富路,我们再也不能埋怨没技术、没资金了。传统的种植、养殖只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还是能走出新路的!东龙湾庄自然村的村民们对史孟涛赞许有加,史
作者:程强 郝凌峰编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日期:2022-01-04河北沽源:樱桃花开迎客来
冬日时节,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东一棵村樱桃种植园区内,樱桃花怒放,农民忙着管护,游客纷至沓来,园中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作者:陈晓东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1-04青岛胶州:“胶味领先”特色农品带动共同富裕
一进入冬天的大门,大白菜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少不了角色,炒着吃,拌着吃,炖着吃,包饺子包包子可以说,大白菜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再家常不过的一道美味。然而在胶州,就是这样一个寻常的蔬菜品种,让老百姓走上了致富大道。优质的品种选育、精心的种植以及市场化的品牌营销,让胶州大白菜彻底火了,一颗胶白赛猪肉,菜农心头乐开花。 俗语有云:小雪来,出白菜,小雪一过,就进入了收白菜的季节。胶州市胶东街道的丰硕家庭农场,
作者:张豆豆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12-31新疆莎车:荒戈壁成为增收致富“金戈壁”
冬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机场北侧的戈壁产业园内,数个排列整齐的蔬菜瓜果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显眼。温室大棚里的西红柿、辣椒、白菜枝叶舒展,长势喜人。 每天傍晚6时起,一辆辆货车将装箱的新鲜蔬菜运往周边城市的批发市场。莎车县戈壁产业园负责人魏兴亚说,过去不起眼的荒戈壁,如今成了托起群众致富梦想的金戈壁。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莎车县是新疆人口第一大县,也是2020年新疆最后10个脱贫县之一,
作者:李慧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1-12-31河南温县:新年近 灯笼俏
12月29日,河南省温县北冷乡许北张村一家灯笼作坊的工人在制作红灯笼。 12月29日,河南省温县北冷乡许北张村一家灯笼作坊的工人在制作红灯笼。 12月29日,河南省温县北冷乡许北张村一家灯笼作坊的工人在制作红灯笼。 12月29日,顾客在河南省温县北冷乡许北张村一家灯笼作坊内挑选大红灯笼。 新年临近,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北冷乡许北张村的灯笼作坊迎来产销旺季,工人们正加紧赶制大红灯笼,供应节日市场。
作者:慎志远编辑:人民网-河南频道日期:2021-12-31安徽:“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12月28日,在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八里社区燕邦蔬菜种植农场,村民在采收蔬菜。 12月28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板桥村的瓦大番茄谷种植基地,村民在分拣鲜食番茄。 近年来,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安徽省各地在推动乡村振兴及美好乡村建设中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工程。如今,一村一品乡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多,产业形态更加丰富,特色品牌日益壮大,对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勇 王彪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12-30湖北通城:出台优惠政策 实现项目进村
12月2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易畈村鸿旺鞋厂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生产鞋子,赶制订单。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模式,整合资金大力推进乡村微工厂建设,吸纳本地打工能人和民营企业入驻,实现项目进村,产业到户,至目前,全县建成乡村微工厂79家,带动农村劳动力近千人家门口就业,人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作者:刘建平摄编辑:中国农网日期:2021-12-30海南临高:守底线防返贫 强产业促振兴
在临高县花卉产业观光园内,一簇簇三角梅生长旺盛,工人在修剪花枝,打理园区。 袁才 摄 近日,走进临高县波莲镇和棉村,只见村民家房前屋后种植有三角梅,村道、小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里有了三角梅花卉产业,不仅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还能美化村庄环境。村民王敏说,她今年1月进入三角梅基地担任管理员,每月工资收入约2000元。和棉村曾是贫困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虽然脱了贫,但村里没有什么集体产业,是名副其
作者:玟珺编辑:海南日报日期:2021-12-30重庆华溪:跟着党支部 奔上致富路
冬日时节,走进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一座座极具特色的土家民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华溪村地处武陵山腹地,曾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典型的贫困村。2019年,这里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记者见到村民谭明兰时,她正在自家门前的黄精种植基地里锄草。谭明兰告诉记者,她家6亩多田地入股了村集体公司,每年享受租金和分红,加上返包管护务工费和就近打点零工,全家一年收入有6万多元,幸福生活
作者:吴陆牧 冉瑞成编辑:经济日报日期:2021-12-29山东沂南:鱼跃人欢冬捕忙
寒冬时节,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香山湖拉开冬季捕鱼序幕,渔民正加紧进行冬季捕捞作业,湖面上呈现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近年来,沂南县在大中型水库采用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补。
作者:王彦冰 摄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1-12-29兰州舟曲:跨越千里,他们找到了小康答案
隆冬时节,秦王川不时卷起阵阵寒风,在兰州新区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菌棒上的一朵朵香菇伸展着圆鼓鼓的伞盖,正是收获的时候。 伞盖长到3厘米以上就能采摘。28岁的陈璠萍已经谙熟采菇技巧,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起香菇根部,拇指抵住伞盖顺时针旋转,一朵香菇便完好无损地摘了下来。 陈璠萍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插岗乡亚合村。舟曲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全国罕见的滑
作者:王铭禹、王紫轩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12-29
